校史拾萃 网站首页> 校史拾萃> 学苑春秋> 正文

【谭山记忆】“两办”的院子

时间:2019-11-22 10:34:05 来源: 作者:刘根货 阅读:

学校的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简称“两办”,建校初期的十多年里,我们学校的“两办”一直共处在一个院子里。

院子坐落在东山头,一排青砖红瓦十来间平房呈东西方向一字排开,东西两头的耳房向外凸出两三米,正中间向外延伸出一间,由圆形罗马柱支撑,上方是一个较大的三角形的山墙,两耳房间凹进去的房屋伸出两米左右的房檐,东西贯通成一个走廊。这是一处老信阳高中迁走后留下的房子,据说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建筑,略显破旧,但很古朴。这排平房的东半部党委办公室,西半部是校长办公室,中间三间是学校的会议室。

平房前东西两端各有一个用红砖砌成的菱形花池,花池里种有栀子花,花池旁栽种有广玉兰和桂花树。花池前是一小片草坪,草坪南面是一面较大的缓坡,坡上有香樟、桂花、刺槐、核桃、石榴等各种树木,形成一个茂密的树林。树林周围砌了院墙,院门在平房西面,面北而开,门呈圆形,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味道。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院子,但它又是一个优雅的院子,还是一个行人如梭、脚步匆匆但又悄然无声、略带几分神秘色彩的院子。

说它优雅,是因为这个院子的建筑、花草、树木基本上是自然的分布,没有雕琢的痕迹。院子里四季有花,树木繁茂成荫,时有鸟鸣于耳。青砖、红瓦、绿草、各种花的色彩,桂香、兰香、各种果香,虫声、鸟鸣,协调地交织在一起,宛若宁静而优雅的园林。院子里除了“两办”的工作人员,其他都是来开会和找领导谈工作的,偶有一阵声响,待他们进入房间后,院子随即复归平静。有时也有学生走进这个院子,静静地看看花,选一个地方拍张照片,然后悄然走出。

说它神秘,是因为这个院子是学校的“中枢”,学校的大事在这里决策,学校重要的会议在这里召开。“两办”的工作人员十来个人,工作期间不时有到这里开会或谈工作的人,但这里除了电话铃声和会议室里偶尔传出的领导的讲话声,院子里大部分时间是寂静的,就连房屋的墙也是深沉的青灰色。知道这个院子是“两办”所在地的人,没事是不轻易到这里走动的,即使是有事必须来这里者,也大都是带着一副庄严的表情,因为那时正处于学校的创建期,学校的底子薄,建设和发展的任务重,遇到困难了,拿着报告,怀着惴惴的心情找领导请示汇报,期望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然而,大多是悄悄地来,默默地去。偶尔也有例外。记得有一次,一位老系主任可能遇到了他认为十分迫切又解决不了的问题了,气呼呼地在走廊就开始嚷嚷着要见彭书记。办公室的同志将他领到书记办公室,不一会,声音由大变小,再一会,有笑声传出,又过了一会,那位系主任笑眯眯地出来了,书记也出来笑眯眯地相送。我们开始了一段有意思的对话:“问题解决了?”“解决个屁”,“那你还那么高兴?”“啥办法呢,遇到个泥巴匠”。“泥巴匠”是老书记的“雅号”,全校人都知道老书记工作有艺术,善于“和稀泥”化解矛盾,但大家都不反感,而且还都跟他很亲切。

其实这是一个简陋而普通的院子,一排平房只有四个办公室,“两办”十来个人在这四个不大的办公室里办公,校领导每天来这里处理完事情后,基本上是在这排平房后面的一幢住宅小楼的家里面办公。但就是在这个普通的院子里,铸就了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凝结了一股团结奋进的力量。

1993年,校长办公室搬到学术交流中心东楼办公,党委办公室仍然守候在那个院子十多年,直到2007年,教育部要对学校进行教学水平评估的前夕,“两办”和学校所有的党政管理部门才统一搬到由原大教楼改造的党政办公楼,“两办”那个院子便空了下来。2015年,学校将它给了美术学院做了教师创作工作室,我又“故地重游”了一番,默默地看了看那个院子和我当时放办公桌的地方。院子有点老了,但它依然是那样静谧、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