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拾萃 网站首页> 校史拾萃> 学苑春秋> 正文

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

时间:2019-11-08 14:46:42 来源: 作者:姚学贤 阅读: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我校由开封师范学院信阳分院更名为信阳师范学院,由原来的2年制专科改为4年制本科。由于学制的改变对教学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院领导为推动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1981年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应办好学报的指示精神,决定开辟自己的学术园地,创办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组成了学报编辑委员会,时任副院长彭学敏兼任编委会主任。因学院创始教职员短缺未设编辑部,编辑工作暂由教务处代理(当时科研工作也由教务处管理),时任教务处副处长程开元具体负责。直到1984年元月才正式成立学报编辑部。

1981年秋季开学后,学报创刊号筹备工作进入紧张阶段。万事开头难,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稿源不足。本院教师来自不同岗位,文革十年间不少人学术研究受到影响;再者,一个人要担几门课,课时量很大,加之没有正式教材,老师们备课、讲课、改作业、编教材、课外辅导,每天工作到深夜,很难写出论文。为了创办学报,学校召开专门会议,动员大家克服困难攀登科学高峰,做到教学科研双丰收,鼓励老师为学报撰稿。领导们会上动员会后分别登门找有关老师约稿,同时也约请了信阳地委党校、潢川县文化局的同志撰稿。当时我与程开元同志同住在信阳师范学校院内前后排房,因共用水管和公厕,见面方便,他几次正式或非正式向我提及为学报撰稿之事,他说:都是老同志了,让我支持学校工作。我当时担任中文、政教两系的古代文学和写作课教学,需自编教材课时又多,同时又担任中文系临时负责人、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行政事务繁杂,再加上担任信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活动较多,担子实在较重,有时连理发都顾不上,觉得老天再给我一倍的时间也不够用,写稿之事一拖再拖。程开元同志工作认真,为人和善,说话总是面带笑容,我每次见到他很不好意思,觉得欠他一个账。

那年月红彤彤火辣辣,讲的是革命干劲和贡献不图回报。百忙中我开始考虑论文的选题,选题应建立在掌握资料的基础上,可惜当时手中资料匮乏,校图书馆原为信阳高中图书室,仅有一些中学教学用书,新购图书甚少,那时没有电脑和网络。几经反复,我决定先从身边的题材做起,打算做做明代文坛领袖信阳籍何景明的问题。心想尽管没有资料参考,但何景明家住信阳市,近水楼台,哪怕是做做田野调查也会有一定价值。方向定了之后,何景明问题便天天在我脑子里打转,思路提纲渐渐地清晰。当时信阳地区文化局干部祝凯住在我的后一排房,他是一个笔杆子,人品好有修养,说起何景明他也有兴趣。那时社会上提倡团结合作发挥集体力量,于是我们愉快地达成了合作,准备合写一篇论文。他从信阳县借来了信阳县志,我走访了何景明的后代和信阳相关的老知识分子,得到了一些与论文相关的材料。经过两个多月的共同努力,终于到1981年11月10日完成了论文写作。以《略谈何景明》为题目,署名我和祝凯,全文8000多字,于当天交给了程开元同志。

学报所有来稿大多由程开元进行初审,然后请有关专业教师复审。我交稿子后没有过几天,学校就召开了学报审稿会,会上共审定文理两科稿件20篇。其中文科14篇(包括学生论文3篇),理科6篇(包括学生论文1篇),共约18万字左右。内稿18篇,外稿2篇,内外稿比例9:1;独著15篇,合著5篇,比例为3:1;老师文章16篇,学生文章4篇,比例为8:2。会后将拟发稿件和发刊词一并送给副院长彭学敏审批。封面由罗光祖先生设计完成,学报名称字体采用先前我与罗先生共同选定并进行加工的鲁迅书体,字的背景以线条明快的山水图案衬托,封面下方分别标注1981、第一期、综合版。封2放两张照片,一张是刚落成一年的教学大楼(即今综合办公楼)照片,是当时学院代表性建筑;另一张是物理气垫实验照片。封3也有两张照片,一张是物理实验,另一张是化学实验大楼(即今校医院门诊楼)照片。1981年12月初交由信阳市印刷厂印制,刊物当月出厂,内部发行,至此完成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号出版工作,一个新的学术园地从此诞生。当我在创刊号上看到自己的文章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有一种完成了答卷后的愉悦之感。正是这篇文章为我日后研究何景明开了个头。后来我和中文系同仁校点了《何大复全集》,还编写了《何景明评传》,发表了研究何景明的论文,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加拿大白润德教授、日本学者太田由子、太田佐子都曾前来我院交流对何景明学术研究的情况,白润德教授著的《何景明从考》一书中还引用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回想起来我由衷地感谢学报在学术上的扶植。

学报出厂后分别赠送省内外各大专院校图书馆和学报编辑部,以扩大我院影响彼此建立学术交流。创刊号出版恰逢1982年元旦将至,也算是一份厚重的新年献礼,为迎接新年增添了欢乐气氛。

刊登于学报扉页的发刊词约有500来字,文字精炼切中要害,说明了学报的宗旨、性质、任务,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双百方针”,“鼓励新探索新课题研究”, “既重视名流学者也重视青年人的稿件”等。今天我校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学报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期刊,这是历届领导和学报同仁努力的结果,也与大家努力发扬学报发刊词所倡导的精神不无关系。

创刊号的文章大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我院后勤职工早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翟怀诗同志所写的《听父亲谈鲁迅》(张启东代为整理),就是一篇难得的口述历史材料。文章记述了翟怀诗父亲翟永坤与鲁迅多次交往的经过,材料翔实具体,翟永坤与鲁迅见面的细节以及鲁迅的形象、穿着、语言、表情、动作等历历在目。还记述了翟永坤与鲁迅20多次通信的情况以及《鲁迅书信集》里所载7封鲁迅给翟永坤信件背后的故事,最后记述了鲁迅赠给翟永坤甲骨文骨片等,都是研究鲁迅十分珍贵的资料。现在本文涉及的3位当事人——鲁迅、翟永坤、翟怀诗都已不在人世,该文已成为世上仅有的最宝贵的资料。

学报创刊号的20篇文章作者,除四位学生作者王刚、宋丹、郭守占、盛勇之外,其他都是当年的教学骨干,多数是行政教学双肩挑者,他们发表在创刊号上的文章大多是熬夜赶出来的,而今34年过去了,有的作者调离了本校,目前在校的教师陈铭书、朱德民、郝胜道、袁志范、王开化、姚学贤皆已退休;梁本中、吴力生、刘夫元、翟怀诗、李淑毅、陈光齐诸先生皆已作古,程开元同志也早已谢世,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留下的著作还在发挥着作用,他们的可贵精神仍在激励着后人。

2015.8.28

(作者系信阳师范学院离退休教授)